关灯
护眼
    第五十四章

    两日后,皇帝静极思动,决定出宫散散心,便带上田秀英、魏忠贤、许显纯几人瞧瞧出了宫门。在历史上,无论是天启还是崇祯毕其一生都没有踏出宫门半步,原因很简单,群臣们不允许,不允许的原因有很多,既有公益也有私利。正大光明地出宫不行,偷偷摸摸的只怕他们也不行,这个原因更简单——守卫宫门的侍卫会通风报信。

    可这一世,皇帝一上台就将兵权牢牢地抓在手心,哕鸾宫灾之后,皇帝更是将原本宫廷的侍卫撤换掉大半,现在的宫廷守卫多半都是御马监勇士营、四卫营的兵勇,跟群臣们的牵扯不深。

    虽然已是十一月份,街道上,屋脊上堆满了大雪,可京师仍旧热闹。临近年关,这顺天府的生意又红火起来。皇帝领着几人四处闲逛,却也没有个好出去。这么一来倒让皇帝思念起骆养性跟张世泽了,若是有这两个花花公子作陪,想来什么有趣的、好玩的地方他们都晓得。

    皇帝在街边摊贩上买了一些爆竹,边走边放,倒也不觉得寂寞,唯有田秀英撅着个嘴巴,闷闷不乐。她憋在宫里很长时间了,好不容易出来一趟,又没带银钱,所以她虽然看上了好多好玩意儿,却都没钱买。想要让皇帝给买过来送给自己吧,又碍于颜面。一路上,田秀英哼哼唧唧的,满腹牢骚。

    皇帝瞥了眼愁眉苦脸的田秀英,也不理会。照他的意思,本是想要带着张嫣出来的,可是张嫣陪着朱由检在内阁行走,内阁里又有那么多阁臣在,皇帝实在不方便把张嫣拐走,如此他才退而求其次,将田秀英带了出来。

    一念至此,皇帝偷偷打量了一眼田秀英的胸脯,不禁失望的直摇头,虽然只比张嫣小两三岁,可是这个“规模”当真是差距太大。

    几人怪过一个街角,皇帝抬眸望见了一排排的烤全羊摊贩,没一只烤全羊摊子边都围坐着五六个人,大家伙交杯换盏,吃的满嘴流油。令皇帝啧啧称奇的是店老板似乎是个蒙古人,寒冬腊月的一身光板皮衣,身上还乱七八糟的佩戴着很多喇嘛教的玉石首饰。

    明帝国的首都里竟然也有蒙古人的商贩吗?

    皇帝正好也饿了,便走了过去,坐在胡床上,朝老板叫道:“俺们这儿也来头烤全羊。”

    蒙古老板操着一口标准的京片子道:“好嘞,爷您稍等,马上给您来。”

    坐定之后,皇帝笑道:“没成想这顺天府中还有蒙古人开的饭馆。”

    魏忠贤笑道:“皇爷怕是误会了,刚刚那人是个汉人。”

    “哦?”皇帝蹙眉,“那如何一副蒙古人的装扮?”

    魏忠贤掩嘴笑道:“还不是想让食客们错意,觉得他家的烤羊正宗。”

    皇帝微微一愣,而后仰面大笑。

    田秀英则是有些生气,可能也是因为她原本就不开心,“这个老板的坏心眼也特多了!”

    皇帝倒是不以为意,“讨生活罢了。”

    田秀英杠精的怼道:“讨生活也不能骗人嘛。若人人都想着些歪门邪道,天下还不乱套。”

    皇帝笑着指了指田秀英,说道:“你似乎比朕更关心国事。”

    田秀英骄傲的挺起胸脯,说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她这话说的声音很大,颇为失礼,惹来附近食客的瞩目。这会儿,一个醉汉拎着蒙古酒囊走过来,坐在了田秀英身边,赞叹道:“小姐好见识!将满朝文武都给比下去了。”

    这醉汉口气不小,活似愤世嫉俗的文艺青年。

    田秀英被醉汉吓了一跳,下意识地就往皇帝怀里躲。见状,魏忠贤大怒,大声呵斥醉汉,而许显纯也将手悄悄探入怀中,握住了短剑的剑柄。

    那醉汉并不觉得自己不受欢迎,仍旧喋喋不休的嚷道:“乱世将至,战火纷飞,而滚滚朝堂诸公却只知道声色犬马,对社稷安危熟视无睹!止生心里苦闷啊。王师覆没于东,天下震惊,可天下人震惊的是什么?只是一场惨败罢了。唯独我茅止生一眼瞧出来,王师之败,败在军纪败坏,败在将校畏死爱财,败在士卒不教而征!如若这种局面得不到扭转,天下人迟早还要震惊第二次,第三次,直至习惯了震惊,对东边的战败麻木不仁......”

    这个自称茅止生的醉汉语出惊人,讲得尽是些助长东虏人气焰,灭自己人威风的话,此言一出,不但激怒了魏忠贤、许显纯、田秀英等人,还惹恼了附近的食客。自古以来燕赵之地多慷慨悲歌之士,有少部分吃了酒,脾气暴躁的,就是抡起拳头,扬言要胖揍茅止生一顿出气。

    这会儿与毛止生一块儿吃酒的几个朋友连忙跑过来,一边拉扯茅止生离开,一边同附近的食客作揖道歉,好说歹说,这才作罢。

    皇帝若有所思的盯着茅止生被人拉走,心中对这个醉汉充满了好奇心。魏忠贤误会了皇帝的意思,忙道:“皇爷不必为这种腌臜泼才置气,等用过膳,让许大人领人教训他一顿就是了。”

    皇帝摇了摇头,道:“不,朕倒是觉得此人颇有见识。许显纯,你让人查查此人的底细,然后报之于朕。”

    许显纯得令,转过身朝街对面一个游手好闲的人招了

    招手,那人竟是连忙跑过来,许显纯对他耳语两声后,那人远远的瞧了茅止生一眼,便点头离开了。

    皇帝见状,环视四周,暗道:真不知道这附近有多少锦衣卫的暗哨嘞。

    皇帝摊开双手,放在火堆上烤,很快便觉得浑身暖洋洋的,他舒服的眯起眼睛,轻嗅着烤羊的浓香,不知不觉间便已是满口生津,肚子咕咕叫了。烤全羊的妙处也正即于此处。

    这时,一个茅止生的朋友拎着蒙古酒囊走来,向皇帝等人赔罪来了。这人生得虎背熊腰,作揖时皇帝瞧他指骨粗大,似乎是个练家子。

    这人赔笑道:“在下孙旭,是刚刚那个莽汉的朋友。他吃多了酒,说了好些浑话,冲撞了诸位,实在是该死的很......”

    这人絮絮叨叨说了一大堆,最后对着蒙古酒囊满饮了一大口,权当作是赔不是。

    皇帝大度的笑道:“不,我觉得那位兄台确有一番自己的真知灼见。”

    自称孙旭的大汉哈哈笑道:“不瞒这位公子,我那个莽汉兄弟还真有些学问,可惜流年不利,屡试不第啊。”

    皇帝笑道:“正如他自己所说,乱世降至,何不投笔从戎?边关戎情急迫,生逢此世,并不一定要走科举的路子,才能成就一番功名。”

    孙旭一拍大腿,朝皇帝比划了个大拇哥,“公子好见识,敢问公子尊姓大名?”

    皇帝笑道:“小可姓黄,孙兄还我一声黄兄弟便是了。”

    孙旭也是爽快人,他坐了下来,摆出一副神神秘秘的表情,说道:“黄兄弟,还真不是同你吹嘘,我们哥几个最近的确撞了大运,时来运转喽。”

    皇帝挑了挑眉,好奇的问道:“什么大运?”

    孙旭笑道:“有个大人物看上了我那莽汉兄弟茅止生的学识,想着重金聘请他当幕僚嘞。”

    “大人物?”一旁的魏忠贤忍俊不禁,再大的人物能够坐在你面前的黄公子大?

    孙旭以为魏忠贤不信他,顿时急眼了,他喝道:“俺孙旭从不诓骗人,真的是一位贵人。”

    “说来听听。”皇帝含笑道。

    孙旭炫耀似的嚷道:“不知道几位有没有听说过英国公的名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