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十一月初三,天愈寒。

    汴京城各个衙门,皆生起了炭火。

    一些骑马上值的官员将马鞍也都换成了从辽国进口的狨座。

    随着齐州变法之事的落地,反对者们也不再言语。

    而民间百姓的反应,也是有喜有忧。

    喜者大多为书生士子和穷苦百姓,而忧者几乎都是靠着佃租过日子的地主富户。

    有人甚至已经开始出售田地。

    这对百姓而言,无疑是一个非常好的征兆。

    ……

    黄昏时分。

    州桥旁,老张记羊肉汤馆。

    苏良和刘记书铺掌柜刘长耳各自捧着一碗羊肉汤。

    呼呼噜噜,喝得正香。

    在如此寒冷的天气里,一碗热乎乎的羊肉汤搭配上一张刚出炉的酥烧饼,简直是人间绝味。

    刘长耳边吃边说道:“苏御史,你最近风头太盛,好些人都在盯着你,寻你的错漏呢!”

    苏良咬下一口烧饼。

    “我身正不怕影子歪,从未做过亏心之事,不怕任何人找茬!”

    “也是。你除了一个扬州的丈人和跟你住在一块的妻,没什么亲戚故旧,真是天生就适合做台谏官啊!”

    苏良一愣,道:“你怎知我丈人在扬州城?”

    此事,苏良并未对刘长耳说过,也并未对汴京城的任何朋友同僚讲过。

    刘长耳微微一笑,从怀里拿出一個信封。

    “我花三百文在黑市买的。”

    苏良打开一看,不由得傻眼了。

    信封内共计两页纸。

    记录了苏良自入仕以来的所有情况。

    在长清县担任知县,在扬州城娶唐宛眉为妻,在齐州担任观察推官……

    虽然不是很精细。

    但基本上将苏良入仕后的大事记,以及家人亲戚的大致情况都调查出来了。

    “苏良丈人唐泽,扬州城【尚文私塾】教书先生,好书好酒好茶……”苏良念叨着,不由得惊叹道:“竟然连我丈人的三大爱好都查出来了?”

    他想了想,也便释然了。

    想要查到这些消息其实并不难,花些钱,找些人问问便都能问出来。

    刘长耳咬下一口烧饼。

    “这年头,只要有钱,什么消息都能打探出来,像伱这样的青年俊才,好多人都想踩着你的脑袋扬名呢,你定要防着点儿。”

    苏良认真地点了点头。

    虽然他没有什么亲朋故旧的牵连,但依然还是要有所防范。

    有些人的心肠,歹毒着呢!

    ……

    深夜,高空之上。

    星光灿烂,流云浮动,不时有流星穿过云团,时隐时现。

    州桥夜市,依旧喧闹。

    一盏盏彩灯甚是明亮,宛如一团干柴烈火在寒夜里燃烧。

    苏宅,床榻上。

    一番风月云雨后。

    唐宛眉靠在苏良的怀里,轻柔地说道:“今日咱爹来信,他大概过几日就要到了,今年和咱们一起过年。”

    “好呀,有咱爹在,今年过年就没那么冷清了!”

    唐宛眉道:“那……”

    “放心,我一定将好书好酒好茶备好,咱爹的三大爱好嘛!”

    “不是,我想说的是,我嫁你已有三年,还未有子嗣,是不是给爹说,给你纳妾……”

    听到此话,苏良一下子掩住了唐宛眉的嘴。

    “大夫都说了,咱俩没问题,我觉得,可能还是不够努力!”说罢,苏良一把将唐宛眉搂入怀中。

    “老子就不信这个邪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