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李漾回到家里,琢磨着皇上交代的任务,知道这次寻找汪直的宝藏非同小可。

    那汪直何许人也?他可是嘉靖年间一大传奇人物。大明禁海,汪直初时做海上走私生意,后来为了安全成立了武装护航集团。因为和西方人有贸易,引进了不少西洋火器为己用,还请工匠不断加以改良,仿制。到后来火器装备在当时竟然强过大明水师。

    通过一系列打击和拉拢,成为最大的海商兼海盗集团。一时间在大明沿海风声水起。有钱又有实力,一边打通关节收买官员,一边又勾结倭奴,沿海一带百姓居然都拼命把自家儿子送去给汪直卖命。就连倭奴也把汪直当神佛一样的供着!倭国一些大名见了汪直比见天皇还恭敬。在倭国还腾出个地给他做基地!

    汪直手下人员极其庞杂,有收编的海贼,还有众多倭奴。当时倭国正值战国时期,风烟四起。有很多浪人武士加入汪船主的麾下,倭刀极其锋利,倭刀术又阴毒异常。他们极其忠心,对汪直唯命是从!所以汪直武力走私集团又有火枪,又有倭奴,战斗力极强。

    汪直其人非常聪明,为人圆滑老道。可是树大招风,一时间成为大明一大心病。当时嘉靖皇帝派总督胡宗宪去剿灭。

    胡宗宪有个天才幕僚徐渭,字文长。他也是一代奇人,文采书画皆精,又擅长奇谋妙计。汪直遇到他们简直是棋逢对手,将遇良才。几番争斗下来,互有输赢。其实汪直野心并不大,他也不是想改朝换代,说到底还是想舒舒服服的做他的生意。

    胡宗宪和徐渭也摸清了汪直的底细,几番较量下来,发现要完全剿灭汪直的势力几乎是不可能。就算杀了汪直,可能又冒出来李直。于是就想退而求其次和谈招安。

    汪直也不想与整个大明为敌,只要求海上贸易的自由,多少税银也无妨。所以反应也颇为积极。只是开出的条件是自由商贸,但这个胡宗宪做不得主。胡宗宪和徐渭也深知这不大可能,但对方漫天要价,我大可坐地还钱。肯坐下来谈,那就是就有机会,于是拿出诚意好好优待了汪直的家人,静待汪直上岸和谈。

    汪直何等聪明,知道自己的份量,手下人才大把,只要生意还有得做,那我汪直就做个最大的海商集团头目。如果朝廷能给个一官半职,就算帮大明灭海盗灭倭贼都不是难事!还可以落叶归根,光宗耀祖和家人团聚。现在海上只有他能约束自己的手下。如果自己一旦遭遇不测,那手下这些人马上就群龙无首,大明沿海一带就要饱受海盗掠夺,生灵涂炭!

    双方几次接触和试探之后,汪直决定上岸和谈,大明总督胡宗宪与当时天下第一幕僚徐渭终于和海盗巨头汪直见面了,这可以说是能影响历史的一次谈判!谈判结果不得而知,但双方都比较满意,估计都做出了很大的让步和拿出了很大的诚意。于是胡宗宪好好的招待了汪直。汪直也渐渐放下了戒备,想借机会好好游玩一番。胡宗宪那里呆腻了就去杭州游玩西湖。

    汪直本人估计也没想到这一去就掉了脑袋。浙江巡按御史王本固知道汪直来了,二话不说就把汪直抓了。胡宗宪急了,忙叫快快他放人。这王本固心想好不容易等到升官发财的机会,怎么能放过?于是出了招狠的,一状告到嘉靖帝那里,说胡宗宪勾结海盗,包藏祸心!

    于是乎这下连胡宗宪也只能干瞪眼了,马上找徐渭商量对策。徐渭竟然一言不发,仰天长叹。良久,道:“罢,罢,罢,命也。”此后胡宗宪便不再出面斡旋此事,反而和徐渭谋划怎么积极备战,以便应对在汪直死后的倭寇大举进犯。

    一年后汪直和儿子被杀了头。海贼王汪直一直没认过罪,只是说句:“我一个人死了没什么,可苦了两浙那些老百姓了!”汪直死后,果如其言,倭寇之患彻底爆发!戚继光也因灭倭而成名。

    李漾沉思了一会,这汪直当时在海上经营那么多年,要说说富可敌国可能太夸张了些,但是这个海商兼海盗的大头目当年死的太突然,如果说有巨额的资产留下来还是可信度极高的。又说有后人还在海上经营,皇上既然让我去查,肯定是有人向皇上密报过了。很有可能就是那个姓邓的姑娘,邓子龙将军家的人。

    这邓子龙将军也是一员猛将,文武双全。早年在白云寺遇名师,得一身好武艺,后考中武举而从戎。率领官军在福建抗击倭寇十余年,骁勇善战。一步步从死人堆里爬起来做到将军。但后来因手下兵变被剥职入狱。

    李漾想,如果是从邓将军这里出的消息,那还真的不是空穴来风。但有关于汪直还有后人在海上还是第一次听闻,如果真有宝藏,那八九不离十就在他后人手中,或者他知道关于宝藏的藏匿处。所以此事线索还是要找邓子龙将军。

    可是邓子龙还在狱中,那今天出现在皇上那里的邓家姑娘就是关键所在。但皇上既然知道此事又怎么不明言而且那个邓家姑娘长得面容姣好,身手不凡,也算的上是位女中豪杰。但她好像对我颇为敌视,我和她并未谋面啊。这其中又有何缘故?此次任务皇上看来是要我密访,又因为想充实自己的内库,皇上肯定是不大相信那些官员的。

    李漾整理了一下头绪,俗话说独木不成林,单丝不成线,还是得找几个得力的帮手。脑海里就想到了几个人选,于是早早就躺下歇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