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杨游态度非常严厉,那二位流民头领一听,都面露惧色,其中年纪较大的那位道:“都督,我等狩猎、采金、采铜已经习惯了,倒是不太会种地,也不太想种地!如果都督肯让小人等继续采铜、采金,小人等倒是愿意出来!”

    “那就好!我也不想太为难你等。不过你们不要以为采铜挣钱容易,此业稍不注意,可能就有生命危险!王县令,你却要把他们管好!

    此地铜矿很多,他们几家也开采不完,我倒是计划从其它地方再引进一些有实力的人来此地采铜!宋司马,此事就交给你去办!争取两三年内,泸南县有几千、上万人的采铜规模,那时候这个泸南县可就富足了!”

    “是!”

    说是采铜,其实,与铜伴生的金属有很多,比如金、银、锡等。一个地方采铜业发展了,经济也自然容易发展起来。只不过此时的大唐皇帝专注于发展农业,不像后世宋代那般工商业繁荣。

    “王县令,你要拓展思路,除了劝课农桑以外,县令还有一项任务就是增加人口!你要多多开发此地的资源,比如盐井、金银铜矿、茶叶等等,只要这些商业发展起来,人口也自然增加了!

    今年末,我可是要重点考核你的户数是否增加!只要干得好,上下考我也还是肯给的!你总不想一辈子在此干县令吧?”杨游鼓励道。

    那王县令倒是从来没有见过还要鼓励经商的都督和上司!此时的人可大都看不起商人!不过这个杨都督似乎是个例外。

    “请都督放心!除了督促农民种好榆树、桑树及粟、稻、麦以外,卑职一定配合宋司马、赵户曹,抓好本地的铜业、盐业、茶业等三业,增加本县税收!”

    “好!只要干得好,今后升任长史、司马,或是回到内地任职,也不是难事!”

    “多谢都督!”王县令倒是非常感激!

    “另外还有一事!此地学校教育如何?”杨游突然问起自己最关心的事来!要想改变此地的风俗,除了要移民、其次要对他们进行汉化!这最好的汉化,无非就是教育!

    “这......”一见都督问起此事,那王县令却顿时语塞了!

    原来按照大唐规定,每个县都必须建立正规的学校,一般中县及以下,都是配一名博士、一名助教、二十五名学生。这些费用可都是国家开资,不需要地方筹集。

    “启禀都督!这泸南县汉人稀少,蛮族人倒是非常多。那些蛮人大家子弟多不愿意进学堂读书。

    加之此地偏僻,老师也不太好找,自然其教学质量堪忧,今后也不大可能及第,所以老百姓读书的愿望不高!所以本地没有学校!”他有些胆怯。

    “哦?岂有此理!哪有不愿读书之人?别说蛮族,就是偏远小国,加在一起,每年也有几百人到我大唐来求学呢!我看你等怕是惰政吧!算了,过去的事我也不再追究!

    你与几位县官商量,三个月之内,把学校给我建立起来,招满二十五位学生!我不相信不花钱读书,还会没人来!宋司马,三个月后,你亲自来检查!如果王县令还未办好,此县官佐一律记大过一次,罚俸一季!”

    “是!”宋司马道。

    “多谢都督宽容,卑职下来立即去办!”王县令本以为杨都督马上要处罚他,一看他居然给了三个月期限,倒是松了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