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张仲雄和灵猴一前一后走进了镇子,说是个集镇,其实只有两排房屋,各种幌子立在房屋门口随风飘荡,有铁匠铺、粮店、杂货铺……

    张仲雄此刻已经扮做了一个农户的孩子,他挑着一担山货沿街叫卖着:“毛豆、山枣、花生、地葫芦卖嘞……”每当有人询问,他便停下脚步与那人讨价还价。

    灵猴把尾巴盘在腰上,穿着一身绸缎做成的长衫扮做了一个山里的富户老爷,他在街上东走走西看看,拿着一把劣质的扇子附庸风雅,实际上大部分注意力都集中在不远处的张仲雄身上。几只老鼠躲在角落里目不转睛的盯着宿主,护卫着他的安全。

    张仲雄称好一斤毛豆交给了一个带着孩子的妇女,收下了几文铜钱,把担子挑起来继续叫卖。此刻,他活脱脱的一个山民样子,哪里还有威风八面的宿主模样。

    一路走来,张仲雄已经遇到了好几拨白衣武士,他们不敢去招惹那些按月缴纳保护费的店铺,只好把目光瞄准游走的商贩,遇到什么就拿什么,惹得人们敢怒不敢言。

    时间已到正午,张仲雄担子里的山货已经卖出去了一多半。他正想找个地方填饱肚子,忽然闻到空气中弥漫出包子的香味混合着一股麻辣味道。极目望去,长街的尽头有一家小饭馆,火红色的幌子上写着三个巨大的毛笔字——九包子。

    张仲雄急步向包子铺走去,灵猴急忙结束了与玉器店老板的攀谈,放下了手中的一块玉,从玉器店中走出来跟了上去。

    包子铺的门口高高的立起一些笼屉,薪柴烧的很旺,笼屉冒出一股股蒸汽混合着包子的肉香飘出老远,蒸汽中还含有一股高粱酒的香气,也不知店主用了什么样的秘方。

    笼屉的右边摆放着一口巨大的铁锅,铁锅里红油翻滚,辣椒和花椒在锅里欢快的跳着舞蹈,一名穿着朴素的小女孩拿着一柄大勺子在锅里搅拌,麻辣的香气勾起了人们的食欲。

    头发花白的店主懒洋洋的坐在门口的躺椅上晒太阳,他手里拿着一根半米长的烟杆享用着明媚的阳光,他的鼻孔里不断地喷出烟气,偶尔也吐出一个烟圈。

    张仲雄和灵猴一前一后走进了包子铺,坐在门口的店主两眼精光一闪,望了望他们,又半眯起了眼睛。

    店里的食客不多,只在一个角落里坐着三个人一边谈论者什么,一边吃着包子和香辣串。张仲雄和灵猴找了两张相隔不远的桌子坐了下来。

    张仲雄看到左手边的墙上立着一排架子,上面的木质托盘里摆着数以百计的竹签,竹签串起各种各样的菜品,有猪牛羊肉和各种时令蔬菜,多达20多个品种。架子旁边放着一个木箱子,上面写着“一文钱五串,客人自取。”

    张仲雄第一次看到这种售卖方式,感到非常好奇,他来到架子旁边扔了几文钱到木箱子里,拿起三十串食物回到了座位。灵猴也走了过去选了一些喜爱的食物。

    古古看到店里来了客人,急忙拿出两个铁窟将燃得正旺的木炭放了进去。她从大锅里舀出来一些麻辣的汤汁放进一个盆子里,又把盆子放在了铁窟上,端起它们向张仲雄走来。

    古古虽然还不到十五岁,但她的个子高挑,一米六几的身材凹凸有致,精致的五官分布在瓜子脸上,忽闪忽闪的大眼睛如同杏仁一般充满了灵气。笑起来的时候,她的脸颊上浮现出两个小小的酒窝,活脱脱一个小美人。

    长长的两根辫子漆黑如墨,拖到了古古的腰间,她的脸颊被灶间的热气熏得红扑扑的,走到张仲雄面前问道:“客官还要不要包子或者美酒?”

    麻辣的汤汁在炭火的烘烤下继续翻滚着,冒出热腾腾的蒸汽。张仲雄把三十串食物全都放进了盆子里,想了想说道:“来一笼屉包子吧!”

    热腾腾的包子馅大皮薄,晶莹剔透,包子散发出浓烈的香味扑鼻而来,一笼屉包子包子不多不少,正好九个。张仲雄想到:“怪不得门外的幌子上写着“九包子”呢。”

    一名黄衣武士带着手下走进店铺,大声说道:“快上包子和高粱酒。”四个人占据了屋子中央的最大那一张桌子,一名白衣武士走到架子旁边,随手拿个一百多根竹签,也不把铜钱放进箱子里就走了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