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李元景即刻下了一道诏书,封薛万彻为西平郡王,镇守吐谷浑,再派出大唐官吏进入吐谷浑,进行制定法律、管理秩序。

    至于李靖则是继续呆在吐谷浑,而侯君集过两日率突厥骑兵回北方,毕竟燕然都护府还是要有人驻守。

    ......

    “陛下!礼部尚书于志宁求见!”

    李元景放下手中奏章,喊道:“宣!”

    礼部尚书原来是杜如晦,昨日杜如晦被罢免。

    李元景便换上了于志宁。

    于志宁在朝中略有名望,更重要的是他还耿直坦率,嫉恶如仇。

    有他在礼部,想必礼部风气大好,也能分担政务。

    “陛下!科举文章已经带来。”

    礼部尚书于志宁走进殿内喊道,今日午时在皇宫杏园有场宴会。

    宴会便是为了庆祝今年进士、明经及第的士子们。

    于志宁要先将各科举考试的诗词歌赋文章,带给陛下阅览一番。

    他自认为这次科举十分完美,涌现了许多好辞赋,辞采华美,描写细腻,想象力丰富。

    李元景笑道:“于尚书请坐,曹正淳拿把椅子来!”

    他自然是极其期待,这次科举能有什么好文章。

    ·······求鲜花············

    曹正淳吩咐小太监搬来把椅子,于志宁谢了一声便坐下,小太监随后将于志宁手中的一大叠文章交给陛下。

    李元景打开看了看,原本笑着的脸,逐渐冷淡下来。

    李元景淡淡道:“这第一篇写的不错啊!”

    于志宁听到陛下称赞,他更是欣喜,笑道:“陛下!这篇辞赋,对仗极其工整,声律优美,排偶精妙实在是不可多得的文章啊。”

    “博陵崔氏,崔弘礼?”

    “正是博陵崔氏,崔弘礼,崔士子自幼在家族学堂读书,聪慧异常,他七岁能吟诗,十二岁能作赋,十六岁时,士族世家之中更是流传他的辞赋,以他的辞赋为楷模,这篇民苦赋,更是经典中的经典。”

    .......

    “这辞赋,辞采华美,描写细腻,深得百姓之悲伤、痛苦,想象力丰富,有救济天下之心啊。”

    正在于志宁沉醉其中时,却未发现陛下又看了几篇文章,然后站起了身,拖着一张阴沉的脸。

    突然。

    李元景将这民苦赋,用力一撕,撕成两张,随后再撕,最后用力一撒。

    只见这辞赋化为漫天雨点,不复存在。

    于志宁一脸骇然,不知道哪里触怒了陛下。

    “这便是大唐的栋梁?全是一些堆砌辞藻,无痛呻吟,他见过百姓之苦吗?全是华而不实,空中楼阁的见识。”

    李元景的神情满是恼怒,狠狠骂道。

    于志宁被吓得呆在那里,不知如何是好。

    “朕是看到了对仗工整,声律优美,可不知所云,无病呻吟!”

    “朕没看到脚踏实地,只看到了所有空洞的辞赋!”

    “就凭这些华美辞藻,锦绣文章,这些诗人情怀吗?大唐能治好国吗?”

    李元景暴怒,全是些垃圾,连垃圾都不如,大唐治国不需要文学家和诗词家。www.

    于志宁不断擦着额头的冷汗,几百年以来,骈文不都是要求华美、优雅的吗......

    原来陛下是喜欢务实文章。

    -

    帮点下鲜花、票票、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