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内阁。”

    “内阁?”

    朱标此时是迷茫的一批,这是什么玩意?

    自己从小也算是饱读诗书了,为什么这两个字分开自己都认识,连起来的话听都没听过呢?

    而且任凭他绞尽脑汁也是想不明白,这短短的两个字为什么就能够代替丞相呢?

    “其实这个办法很简单,你看看吧。”

    话音一落,朱元璋就将手中的奏折递了上去:“你看看吧。”

    这道奏折正是李善长根据昨天朱闵描绘的内阁制度作出的完善和细节的填充,这点儿能力他还是有的。

    此时上面用朱笔写出的作出的道道勾勒就是未来大明要奉行的政策了。

    而朱标也是挺好奇的,这内阁二字究竟是有何神奇的,竟然在这一份短短的奏折中就将流传千年的丞相制度给废黜了。

    于是便接了过来一目十行的看了起来。

    下一刻,朱标的身体便僵住了。

    看的越发的投入,额头上的冷汗也是在不断地流着,脸上时而沉思,时而大喜,时而恍然大悟,各种表情纷纷的在朱标的脸上上演。

    这份奏折不过是几千字罢了,寻常人不过几分钟就能够完全的看完,朱标硬生生的看了半个多时辰。

    身形一动不动的,眼神死死的盯着手中的奏折,好似上面绣了一朵花一样。

    不知道过了多久,朱标才缓缓的回过神来缓缓的吐出了一口气。

    朱元璋见状也是笑呵呵的说道:“这个内阁制度如何呢?”

    “儿臣拜服,父皇能想出此等制度的人当得起千古第一奇人了,这内阁也将是千古第一制了,这必定是载入史册的事情啊。”

    朱标深吸了一口气后也是沉声说道,其实他说的也没错。

    丞相制度流传千古,被废除的影响不可谓不大,因此内阁制度作为代替掉丞相制度的产物,是定然能够出现在史册上面的。

    朱元璋听到朱标这么说也是很开心,毕竟谁不想做出来什么大事儿被载入史册呢?

    只不过这个功劳他可不敢厚脸皮的冒领啊,毕竟想出来这个政策的人是自己的叔父啊。

    “标儿你可是误会了,想出这等政策的人可不是你的父皇啊。”

    朱元璋也是摇头苦笑着说道,这等政策要是自己想出来就好了啊,只不过还好,想出来这个政策的也是自己朱家人。

    “不是父皇?”

    朱标闻言也是一愣,随即便反应过来的说道:“难不成是韩国公?没想到韩国公竟然还有如此奇制啊,果然是才学惊人。”

    “也不是他。”

    朱元璋想到李善长被自家小叔父问到这个问题的时候那窘迫的样子就觉得好笑。

    这把朱标给整懵逼了,毕竟自己父皇旁边也没多少的谋士啊,韩国公就是其中之一,当初也是跟着老朱给他提出了九字方针的人啊。

    自己父皇也是靠着这个九字方针才给自己的争霸奠定了基础的。

    “嗯......”

    朱标想了想之后也是说道:“莫非是诚意伯?”

    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这正是对诚意伯的夸赞,可以看得出来这等评价比之诸葛武侯还要高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