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彼时明玉和多尔衮正坐着马车巡视粥棚,顺便甩了福临这个小尾巴过过二人世界。

    马车跑着跑着忽然停下来,多尔衮问怎么回事,车外有人急急回说“摄政王不好了,豫亲王高热不退,已经有三天了”

    发烧而已,多尔衮并没放心上“发热找太医。”跑来找他有什么用,他会看病吗

    福临生下来以后,多尔衮和明玉好容易才能有个二人世界,被这点小事搅扰到,多尔衮有些不高兴。

    明玉也气多铎花心“别是逛青楼真得了什么花柳病吧。”

    得了也活该,正好给他点教训。

    花柳病难治,一般死不了人,明玉也没放心上。

    谁知车外那人却道“太医说、说豫亲王像得了天花。”

    刚刚在街边小铺买来热气腾腾的芙蓉糕,明玉正拿着要咬,闻言手一抖,手中只剩下油纸,芙蓉糕掉在了面前的小几上。

    史料记载,多铎死于天花。

    天花的致死率远不如鼠疫,空间灵泉能治鼠疫,应该也对付得了天花,可明玉对这种命定的事总是很紧张。

    生怕稍有差池让达哲变成寡妇。

    多尔衮闻言微微蹙眉,问前来禀报的人“豫亲王现在何处”

    本来多铎应该跟他们一样住在皇宫,吃穿用度都是明玉从关外带来的,足够安全。可他偏要养外室,天天泡在宫外,叫都叫不回来。

    “在钱粮胡同。”来人忙答。

    果然在外宅。

    多尔衮心累地揉了揉眉心,还是没打算过去“差人去外头随便找口水井打点井水给他喝。既然得了天花,暂时不要住回宫里了。”

    灵泉水只在皇宫和城里的公共水井里洒了,个人的私宅没有兼顾。

    明玉有点担心,很想过去看看,可她去了也没用,也只有喂灵泉水这一个办法。

    回到宫里,福临也发烧了,高热不退,喝下灵泉水烧是退了下去,脸上却烧出几个脓疱来。

    症状与天花类似。

    让太医看过,果然确诊。

    天花这种病致死率并不高,恶心就恶心在会留下疤痕。偏福临烧出的脓包正在脸上,要是将来变成一个麻子脸可怎么办。

    明玉心疼死了,用灵泉水给福临涂抹长出脓包的地方。抹上灵泉水之后很疼,福临并不配合,哇哇大哭,灵泉才涂到脓包上就被泪水给冲了下去。

    怎么会这么巧,多铎刚出事,福临紧接着就出事了,还得了一样难缠的病。

    看着怀里哇哇大哭的福临,和坐在床边一遍一遍给福临涂灵泉水的明玉,多尔衮额上青筋鼓了又鼓。

    他们这次入关已经很小心了,吃的穿的用的,包括服侍的奴才,都是明玉从盛京带来的。

    只借了头上一片瓦来遮风挡雨,怎么还能中招

    等福临哭累了睡着了,明玉和多尔衮都累出一身汗。

    也顾不上重新梳洗,明玉把福临的奶娘和身边服侍的都叫来问话。奶娘战战兢兢把明玉出宫之后,福临吃过什么喝过什么去过哪里见过什么人,事无巨细都说了。

    一切如常,没有任何问题。

    奶娘说完,剩下几个服侍的都有些不安,明玉挑出一个腿抖的小太监,温声问他“还有什么,快说。”

    那小太监吓得“噗通”跪了,脸憋得通红,他偷偷看了多尔衮一眼,张了张嘴,什么也没说出来。

    明玉也看多尔衮,多尔衮一脸莫名“夫人问话你就说,看本王作甚”

    小太监空咽了一下并不存在的口水,抖着声音道“小主子在外头玩的时候,奶娘离开了一会儿,这时不知从哪儿冒出来两个嫔妃模样的女人,就是就是”

    说到这里,小太监又看了多尔衮一眼,多尔衮冷脸“就是什么快说”

    小太监吓得直接跪伏在地“就是前些日子,首辅大人送给王爷的那一对双生姐妹”

    当时那对姐妹花被人领出武英殿的时候,小太监正好在附近办差,因那对姐妹过于貌美,所以小太监对她们印象颇深。

    明玉很想问多尔衮,人不是退回去了吗,怎么还能出现在宫里,可她忍住了。

    儿子的事更重要。

    明玉这回看也不看多尔衮了,只问那小太监“她们来做什么”

    小太监不敢再看多尔衮完全黑掉的脸,加快语速道“她们说来找王爷,奴才说王爷出去了,她们问奴才王爷去了哪里,奴才说奴才也不知道,让她们去别处找。”

    “她们嘴上应是,却问奴才小主子是谁,奴才说了,她们忽然朝小主子走过来,一个给小主子捡球,一个用手帕给小主子擦汗擦口水。奴才一看不对,忙带人过去阻拦,那两个女人也没纠缠,只骂了奴才,说等她们见到王爷,一定让王爷打奴才的板子。”

    “她们走后,奶娘才回来。让陌生人接触小主子是奴才们的失职,可当时那两个女人并没对小主子做什么出格的事,奴才们就没跟奶娘提起。”

    奶娘太过小心,有点风吹草动都能吓出一身汗来,让他们也跟着担惊受怕,结果都是虚惊。

    关外没有天花,小太监并不知道这种病毒可怕的传播速度。到现在都没觉得福临这次生病跟那两个女人有什么关系,他心虚害怕,只是不敢在明玉面前告多尔衮的状。

    用带有病毒的手帕擦汗擦口水,足够把天花病毒传染给福临了。幸亏她之前谨慎,每天都给福临喝掺了灵泉的汤水,哪怕他年纪小,抵抗力弱,被人故意传染天花发烧之后,也只在脸上烧出了几个脓疱。

    这要是稍微放松警惕,就算福临不至于因此丧命,变成麻子脸也是可以预见的。

    明玉不想在下人面前给多尔衮没脸,挥挥手让他们下去领罚。

    除奶娘以外,其他伺候的下人每人去慎刑司领十个板子,扣半年月钱,若有下次打死勿论。

    要不是从盛京带来的人手不够,明玉真想把人全换了。

    众人领命退下,明玉才看向多尔衮“所以那两个江南瘦马你笑纳了”

    多尔衮气笑了“明玉你讲讲道理,我除了上朝,都在武英殿,你怀疑我”

    好吧,确实是这样,就算多尔衮有贼心,也没有那个条件。

    可那两个瘦马已经被退货,为什么还能出现在皇宫

    明玉第一个想到了给多尔衮送礼的明朝首辅,那对姐妹花就是他送给多尔衮的,多铎那两个外室也是这位首辅早先送的。

    可多铎提到过,当时首辅带着文武百官出城迎接他,迎出好几里远,又是送银子又是送美人,卑躬屈膝生怕丢了自己首辅的位置。

    难道这些都是烟雾弹

    就算首辅是个忠君爱国的,想扮猪吃老虎,可自从他们一家住进皇宫,多尔衮便派人加强了宫禁。

    如果宫里没有内应,被送出宫的人不可能再进来,或者说这么轻松地混进来,还能打扮成妃嫔的样子到处招摇撞骗。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那对姐妹花根本没有出宫。

    在他们一家入关之前,考虑到疫情和安全的因素,多尔衮决定住在宫里,并提前带信给多铎,让他给崇祯发丧之后将后宫里那些太妃太嫔,还有李自成没带走的那些所谓的妃子,以及伺候她们的所有人,统统都安置到城外行宫,把皇宫腾退干净。

    所以他们一家住进来的时候,皇宫里除了一些必要的宫女太监,几乎是空的。

    崇祯刚死,多尔衮嫌晦气,便没搬去后宫住,而是住在了离宫门最近的武英殿。

    按照多尔衮的说法,原来后宫伺候的那些宫人已经都随着自己的主子住去了行宫。皇宫留下来的这批宫人,不是没有主子的,就是主子死了的,或是原先在前朝伺候的。

    这批人虽然经过筛选,也不能保证里面没有崇祯的铁杆。

    前段时间,多尔衮忙于朝政,忙到焦头烂额。

    崇祯吊死了,朝廷还在,天灾还在,瘟疫还在,黎民百姓还在,国家机器总不能因为朝代更迭而停摆。

    明朝原来的官员可以摆烂,统治者不行。

    多尔衮忙,明玉也很忙,忙完了瘟疫,忙粥棚,事关民生,一刻也不敢怠慢。

    两人都忙,难免忽视了一些人和一些事。

    比如那两个瘦马被退货之后真的出宫了吗

    明玉想到的,多尔衮自然也想到了。

    与明玉交换了一个眼神,多尔衮下令彻查宫闱。

    把从前在崇祯身边、周皇后身边,甚至是死去的皇子公主妃嫔身边伺候的宫人全都筛选出来,逐一审问。

    人很快被筛选出来,由谁来审问又成了难题。

    多尔衮不信任慎刑司,怕慎刑司里也有奸细。可筛选出来的人太多,多尔衮不可能自己审问,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没时间也精力。

    明玉向多尔衮推荐了魏循。魏循在宫里当过差,在东厂西厂都混过,做过锦衣卫,他熟悉情况,有能力有手腕,绝对忠心。

    粥棚的事都已经走上正轨,魏循也闲下来,多尔衮想了想问明玉“魏循留下帮忙,互市那边怎么办”

    明玉眨眨眼“魏循来之前,我给朝鲜王写了信,请他帮忙照看着。”

    现在的朝鲜王正是原来的凤林大君,李淏。

    明玉私下跟李淏还有联系,居然能远程遥控朝鲜王帮她看货摊,多尔衮磨了磨后槽牙“这么点小事麻烦朝鲜王合适吗”

    明玉没觉得有什么不合适“李淏争王位的时候,我可是他背后的金主。买皮岛,我花了三十万两银子,二十万买岛,十万两交保护费。我才把保护费交完你就来了,撤了人家的守卫,换上自己人。那十万保护费等于白送,我让李淏还,李淏说他没钱,只能以工偿债了。”

    多尔衮“”理由还挺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