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哎,正所谓“一口吃不成个大胖小子”,这朱常洛同志也忒心急了,八成也是这十几年太子爷当的委实憋屈,一朝得志,那还不得尽兴?可他倒是尽兴了,殊不知“一滴精十滴血”的道理?将体内的精华流失大半,身体不出岔子才奇怪嘞。

    大明皇家中医们自然一看便瞧出了新皇帝的病因是出于“纵欲过度”,被酒色掏空了身体。于是一边开出药方,一边委婉的劝谏皇帝要爱惜龙体云云。朱常洛被人看穿了糗事,自然心情不爽,可有碍于颜面,只得按下怒火,待皇家中医们都走了,朱常洛也吃了些人参鹿茸之类的大补之物熬制的汤药,恢复了些许力气,这才发了一通脾气。然后这会儿王安上来通报,说内阁重臣与六部的僚属们听说皇上身体抱恙,都很关心,纷纷上折子问安,而首辅方从哲等人更是已经在宫外候着了,心里只想着见君上一面云云。

    朱常洛闻言心里发虚,他自己干的荒唐事自觉无颜面对众臣,再说这这件事也绝不能泄露出去,否则以大明文臣、言官们的尿性,还不待将皇帝跟骂智障一样喷上个把月的啊,以后都别想消停了。朱常洛跟文官、言官们厮混了十几年自然了解他们的脾气。

    一念至此,朱常洛吩咐道:“你替朕走一趟,就说朕只是偶感风寒,明天保证上早朝,对了对了,还有啊,你追上去,嘱咐那些太医,如若敢将朕的病情泄露出去半个字,朕就将他们凌迟处死!”

    闻言,王安连忙应承下来,转身去办了。

    朱常洛一直休息到下午,他一边抱着胡萝卜大小的长白山野山参、朝鲜国进贡的高丽人参等大补之物狂啃,一边命另一个秉笔太监崔文升搬来今天要批阅的奏折。不得不说,朱常洛的确是个勤政的皇帝,至少相较于他的前任万历皇帝而言,朱常洛算是个工作狂,即便拖着病体,也要工作。

    今天一天,他准奏了几十个省部级官员的升迁增补的折子,然后还抽空查阅了一下陕西、山东灾民的情况。当然,最多的奏折自然是各党派互相弹劾的屁话废话。其中最让朱常洛火大的就是东林党人弹劾辽东经略熊廷弼。按理说老熊在辽东干的不错,他上任之前,辽东大局趋于崩坏,奴酋大奏凯歌,高歌猛进,明军是节节败退,溃不成军。可老熊走马上任以来,收拢残军,选拔将士,淘汰老弱,筹措军备等等等等,不但击退了奴酋随之而来的一系列企图扩大战果的攻势,而且将辽西经营的有声有色。建立了不少坚固的城池,造枪造炮,训练士卒,可谓是为大明江山

    殚精竭虑。可就是这么一个人才,愣是被东林党人在奏疏中喷的是人渣本渣,是烂番茄,是臭番薯!

    哎,你们还想怎样?

    是,当太子爷那会儿朕是仰仗你们不少,你们也的确没少辅佐朕。朕能顺利继位,你们功不可没!可是朕不是已经给了你们很多吗?除了一个老资历,快退休的方从哲,整个内阁里都是你们东林党的人,六部要员,十有八九也都是你们东林党的人,这还不够吗?

    朕给的还不够多吗?

    干嘛还要为了一个辽东经略的差事跟朕搁这儿磨嘴皮子?

    也不是朕瞧不起你们的,打打嘴炮,嗑嗑瓜子,扯皮扯淡的你们还行,糊弄糊弄目不识丁的天下臣民,鼓吹太平盛世,歌舞升平倒也是你们的强项,可是辽东前线,这是要命的事儿啊,你们也敢大包大揽?你们行吗?除了一个孙承宗你们东林党有一个“知兵”的人才吗?可孙承宗朕还要留着给太子当老师,挪动不得,所以说,将熊廷弼拿下,你们东林党派谁去前线顶包?顾宪成?叶向高?高攀龙?还是左光斗、杨涟、魏大中?

    不行!都不行!

    左光斗、杨涟两个倒还有些真才实学,可其他的东林党人要么是书呆子,要么是政治投机分子,舞文弄墨,挑拨离间倒还罢了,可若是真到了战场上,恐怕一多半是要尿裤子的。

    当然,硬汉左光斗跟杨涟肯定不会!

    批了一天的奏疏,朱常洛闹了满肚子的气,心里阴郁急了。站起身来,皇帝伸了个懒腰,开口嚷道:“斟一杯碧螺春来。”话音落下不久,一个体态丰腴的宫女凑上前来,给皇帝倒了杯茗茶。不过,较之于碧螺春的茶香,还是这位宫女的体香更加令皇帝心旷神怡。

    朱常洛抬眸盯着这个有些面生的宫女,挑了挑眉,道:“朕瞧着你面生的紧,不似是乾清宫里的都人啊?”

    都人就是宫女的意思,是一种比较通俗的称谓。

    斟茶的宫女妩媚的笑了笑,操着一口大同方言道:“陛下忘记了?昨夜就是奴家与众姐妹伺候的陛下入寝啊。”

    闻言,朱常洛恍然大悟道:“朕就说吧,总觉得我们好像在哪儿见过。”话音落下,皇帝便毫不客气的将宫女揽入怀中,吃起了豆腐。但是这个大同婆姨却没了昨晚的主动与风情,躲躲闪闪,支支吾吾,搞得皇帝很不尽兴。朱常洛怒道:“你作甚?”

    这个婆姨忙道:“陛下请息雷霆之怒,太医们说陛下的身子骨虚弱的很,实在不宜再行房事。”

    朱常洛闻言,自觉地面上挂不住,他怒道:“休要听信那帮医官危言耸听!朕强壮的能打死一头水牛!咋?不信?去,给朕把你的那几个姐妹都喊来,今晚朕就要证明给你们瞧瞧,什么叫大明皇帝的雄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