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一百章

    皇帝给孙承宗赐座,笑道:“孙老师,平定固原,您可是居功甚伟啊。”

    孙承宗忙道:“臣不敢居功,这一切都是皇上运筹帷幄所至,叛将张飞豹悖逆天命,忤逆民心,焉能不败?然则除张飞豹一人易,革张飞豹之弊难。宣大、延绥、宁夏,乃至甘肃诸镇的边务应该继续整治,方可长治久安。”

    皇帝点了点头道:“孙老师说得都是老成谋国的话啊,朕听着也记着。”

    孙承宗从袖口内摸出一封奏疏,答道:“皇上,臣已经遵照密诏,将三边贪将共计三百九十八员押解进京,现正看押在刑部大牢。另外,臣还派兵抄没了贪将们的家产,算上田宅、马场、马匹、盐铁、金银细软等物,总计超过五百万两,即便是现银也有一百余万。另外,从这些贪将名下,臣还查出了六千余倾的被侵占的军田、民田,臣这里拟了个目录,奏请皇上御览。”

    皇帝从魏忠贤手中接过孙承宗的奏疏,粗略的看了一眼后,嘴上说道:“孙老师办事,朕还是放心的。”顿了顿,皇帝一边仔细查看奏疏,一边问道:“孙老师觉得为今之计,朝廷应该如何善后啊?总要拿出一个长治久安的法子出来。”

    孙承宗相信皇帝心中已有计较,但既然皇帝发问,自己也不好搪塞,便直言道:“首先,令太仆寺在三边广开马市,以安抚塞外北虏,其次,将这六千余倾田亩重新编成军户,保障三边稳定的兵源,最后,召集这三百九十八员贪将的家丁,这些人的家丁,一个个都是百战余生之辈,在战场上是一股强悍的战斗力,贪将们有罪,家丁不应当被株连。臣请求皇上,将这些贪将的家丁召集起来,重新编练成一支军队,臣敢担保这支军队的战斗力将举世罕见。”

    孙承宗边说边小心翼翼地盯着皇上的神色,却发现皇帝只是眉头紧蹙的盯着手中的奏疏,似乎并没有在听自己的奏对,心中不禁有些失落。

    皇帝放下奏疏,笑道:“孙老师的法子都不错,朕听着也记着。”顿了顿,皇帝又道:“三边总督杨鹤不堪大任,朕看不如将他裁撤掉,孙老师去过三边,不如为国举荐一位贤才,替朕去守着三边,如何?”

    孙承宗忙道:“臣以为如今三边军备空虚,不宜再将杨鹤撤换掉,否则整个三边的官场也会乱成一锅粥,到时候三边的情况之怕再难收拾。”

    皇帝眉头一挑,反问道:“那么以孙老师的意见呢?”

    孙承宗忙道:“不如先留着杨鹤,他毕竟历任三边总督,对三边的事务,最为熟识。待三五年之后,朝廷彻底整顿了三边的军政民政,再将杨鹤赶下台不迟。”

    皇帝沉吟片刻后,没有立即给出答案。其实皇帝心中已经同意了孙承宗的意见,但是出于帝王心术的考虑,皇帝并不会当面给出反应。

    皇帝迅速转移了话题,道:“福王叔办理袁应泰案,劳苦功高,朕近来想着如何犒赏福王叔,不知道孙老师可有指教?”

    孙承宗面色一变,忙道:“皇上,福王千岁的确将袁应泰案办理的漂漂亮亮,臣深感钦佩。但是臣以为福王千岁已经尊贵的无以复加,赏无可赏。朝廷假如非要示意恩宠的话,不如从福王众多子嗣中选出一位,另行封王。如此以来,算上福王世子那一脉,福王一系就能拥有两位藩王,这是何等的尊贵跟荣耀啊。”

    孙承宗表面上似乎在为福王考虑,可实际上却是明扬暗抑。文官们都怕福王势大,唯恐皇帝赋予福王更多的实权,所以孙承宗话里话外的意思都在暗示皇帝多赏福王一些钱粮、荣誉,至于实权啥的,一定不能再给了。

    自古以来,皇帝一旦对某位臣子赏无可赏,那么只能将这个臣子杀掉。

    皇帝点了点头,这种不知可否的态度,令孙承宗无比蛋疼。

    皇帝再次岔开话题道:“辽东巡抚王化贞建议朝廷款待林丹汗,用以制衡建奴,但熊廷弼认为王化贞的计策过于冒险,他觉着收复辽东的时机还没有到来。”

    这件事现如今在朝野上下闹得沸沸扬扬,孙承宗远在固原镇的时候,就已经听到了风声,此刻听皇帝垂问,连忙答道:“虏情莫测,素来狡诈,不可轻信。更何况,朝廷收复辽东,平定建奴,已有既定方略,那便是熊廷弼的三方布置策!于辽西、天津、登莱三地备下重兵,封锁围困建奴,令建奴无法寸劲,假以时日,建奴疲态毕露,届时朝廷集结大军,方可一战而胜。王化贞的策略,虽然贵在奇诡莫测,令建奴难以防备,可实施起来也颇费周章,不可测者十之八九,臣以老成谋国论王化贞之策不可为。”

    皇帝“哦”了一声,仍旧没有给出明确的答复。

    ……

    努尔哈赤攻占辽东之后,为了收买人心,便与辽民们定下了类似刘邦入关中般的“约法三章”,并没有再次出现纵兵劫掠的现象。但是辽地军民,将八旗军视作虎狼,视作两只脚走路的禽兽,他们数百年来,沐浴王化,打心眼里瞧不起努尔哈赤,那里肯乖乖归顺?加上辽东地区残留着许多顽强抵抗的明军小股部队,不断地煽动民情,仇视八旗兵,就让双方的气氛更加剑拔弩张起来了。辽地素来民风剽悍,而努尔哈赤虽然竭力约

    束士卒,但是烧杀抢掠的事情仍旧不能杜绝。在残留的明军抵抗军的煽动下,辽东镇已经出现了几十次“民变”,辽民们挥舞着刀叉农具,将耀武扬威的八旗兵或砍杀,或赶跑,总之在战场上威风八面的八旗兵到了绥靖地方上,却闹了个灰头土脸。

    努尔哈赤在帐下诸将的劝说下,转变了政策,开始对辽地军民实施严苛的对待措施,课加重税,烧杀劫掠。这种铁腕手段让辽东镇的情势更加水深火热了。越来越多的辽民走上了反抗后金,反抗八旗军的道路。

    当然,辽民是没有武器的,真正对镇受在辽东的八旗兵产生威胁的,还是溃败下来,但仍旧坚持抵抗的明军残部。

    毛文龙就是无数这样坚持抵抗的明军残部之一。

    毛文龙并不是一个对大明朝忠心耿耿的人,事实上在辽东像毛文龙这样的明白人已经越来越多。忠诚什么的都是扯淡,活下去才是实实在在的东西。

    毛文龙不是没想过投降后金,投降努尔哈赤。因为他在明军这边混的也不好,十分不得志。可惜,努尔哈赤没有给他机会,因为在辽阳城被攻破的时候,八旗兵杀了他的小妾。照理说一个小妾而已,又不是结发妻子。正所谓“包羞忍耻”是男儿,一个小妾而已,死了就死了,改投降还是投降的好。

    但是这个小妾为毛文龙生下了一个儿子,而且是长子!

    毛文龙在官僚的大明军队中混的并不得以,所以直到三十多岁,才讨得一个老婆。这个老婆也不争气,结婚数年,也没有给毛文龙产下个一儿半女的,于是乎,毛文龙便攒钱又纳了一房小妾,也正是这个小妾,让毛文龙有了血脉,有了根!

    但是现在毛文龙最爱的那个小妾,被八旗兵杀害了。跟毛文龙有同样遭遇的人还有很多,譬如现如今聚集在他麾下的一百八十多名勇士。这些人虽然不多,但一个个都跟努尔哈赤有血海深仇,并且都是百战余生之辈,无论是战斗力还是战斗意志都是顶呱呱。

    事实上,毛文龙已经率领这样一支队伍,在猪岛、广鹿岛等地打了好几场漂亮仗,翻身仗,乃至擒绑后金守岛军官胡可宾、任光先、何国用等人。毛文龙将这些努尔哈赤的将领送到辽东水师,那里的漕运总兵官兼水师提督田弘遇田大人重重犒赏了毛文龙。但也仅此而已,田弘遇是个真真正正的大人物,他压根瞧不上毛文龙,之所以会打发给毛文龙一笔银两,不过是想着贪墨毛文龙的军功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