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九十二章

    贺人龙快马加鞭回到固原镇三边总督府,听到贺人龙归来,杨鹤连忙邀请孙承宗及朱由检到大堂,一块听口信。

    杨鹤问道:“贺人龙,叛将张飞豹看了京报纸后如何反应,又如何作答?”

    贺人龙答道:“回大人,张飞豹冥顽不灵,铁了心跟朝廷作对。卑职几经三番的劝说,他非但不听,还将卑职痛打了一顿。若非张飞豹还需要卑职回来传话,恐怕此刻卑职已经身首异处了。”

    杨鹤点了点头,道:“确是难为你了。他让你传什么话?”

    贺人龙答道:“张飞豹说他麾下有精兵三万,猛将三百,数月以来,对罗家山苦心经营,现如今罗家山已经固若金汤,若是官兵来剿,定叫官兵有来无回。他还叫嚣说,若是逼急了他,他还要攻进固原镇,要总督大人好看嘞。”

    杨鹤听得勃然大怒,他说道:“这贼子好生张狂!”

    孙承宗摆摆手,按下杨鹤,朝贺人龙问道:“此次你上山去,可曾打探到山中虚实?”

    贺人龙低着头,眼睛滴溜溜地转着,这个问题有些棘手。贺人龙怕迟疑太久露出破绽,只好硬着头皮说道:“以卑职看来,张飞豹手下的确网罗了不少兵马,但那些多是附近活不下的饥民、流民,毫无战斗力可言虽有三万人又如何?卑职斗胆请缨,只需卑职率本部一千兵卒,就足以击溃这三万乌合之众。”

    孙承宗点了点头,说道:“你的忠勇,本督师知道了,你且下去吧。”

    贺人龙迟疑了一下,便起身离开。

    等他走远,孙承宗说道:“看来张飞豹铁了心要负隅顽抗到底了。”

    杨鹤说道:“为防止日久生变,下官请求立刻出兵,先围困住罗家山再说,免得让张飞豹跑了。”

    孙承宗点了点头道:“也只好如此了。”

    ……

    贺人龙出了总督府后,便朝总兵官胡凡的府上跑去。因为征剿张飞豹叛军不利的缘故,杨鹤命胡凡跟邓璋不得离开家门半步,待平叛之后,再做发落。待胡凡见到贺人龙之后,两人只对视了一眼,胡凡便瞧出了贺人龙的来意,他朝家眷们摆摆手,示意自己要同贺人龙单独谈谈。

    “你去见过张飞豹了?他怎么说?又是怎么打算的?”胡凡问道。

    “胡大人,张飞豹决定据守罗家山,以守为攻,击败朝廷派来的官军。”贺人龙答道。

    胡凡怒道:“张飞豹的脑子里装的都是屎尿吗?就他那二千家丁,还妄图抗衡孙阁老率领的三万精兵?”

    贺人龙冷笑道:“怕是胡大人有所不知,孙承宗麾下的那些人马,都是新兵。估计朝廷是临时从各地征调而来的农夫,一支由农夫组成的队伍,那还能叫做军队吗?别说两千家丁,就是一千,就是五百,也能正面击溃孙承宗的三万人!胡大人,你我都是久历阵战的老卒,想来对于新兵老兵战力的区别最清楚不过了。”

    胡凡眼前一亮,他忙问道:“此话当真?”

    “这种掉脑袋的事情,我哪里敢扯谎?就连杨鹤也对孙承宗的部队颇有微词嘞。另外,听说训练这支部队的人还是李如柏那个蠢材,此役张飞豹焉有不胜之理?”

    “李如柏操练的部队?啊哈哈哈。”

    胡凡大笑道:“朝廷的肉食者们是何其愚蠢?竟然让那个将门犬子操练士卒,岂不贻笑大方?”

    见状,贺人龙趁热打铁的说道:“胡大人,虽然孙承宗从朝廷带来的部队不值一提,但是杨鹤毕竟从延绥、宁夏、宣大等地调来了不少精兵强将,这些人的战斗力可不容小觑。张飞豹固然可以死磕朝廷派来的军队,但是若是给足了那些精兵强将们好处,他们真卖命攻打罗家山的话,恐怕张飞豹的覆灭只在旦夕之间。”

    胡凡眉头一皱,忙问道:“贺人龙,你这话里有话啊。”

    贺人龙阴测测的笑了笑,然后从衣领内摸出张飞豹的那封书信,递给了胡凡。趁着胡凡看信的功夫,贺人龙继续说道:“胡大人,你觉得朝廷覆灭了张飞豹之后,下一个目标是谁?肯定是你胡大人以及邓璋邓大人。胡大人,你与邓大人各有两千忠心耿耿、骁勇善战的家丁!何苦坐以待毙,束手就擒呢?”

    胡凡放下书信,面沉如水的问道:“你们到底搞什么名堂?”

    贺人龙嘿嘿一笑道:“总督府那边已经开始调兵遣将了,到时候聚集在固原镇的兵将势必倾巢而出,围剿罗家山,到时候,胡大人跟邓大人只需只会本部四千精锐家丁,便可轻而易举地占据固原镇。届时,得知固原镇丢失的孙承宗、杨鹤等人,必定无心恋战。到时候,我与张飞豹再里应外合,掩杀一阵,何愁孙承宗跟杨鹤的大军不败?”

    胡凡面色大变,他死死盯着贺人龙,怒道:“没想到你小子也是天生反骨!”

    贺人龙叹气道:“胡大人!你难道还没看出来吗?朝廷腐朽,天下即将大乱,真是我辈建功立业的大好时机。再者说,这也并非我等不仁,是朝廷不义,对我等边将苦苦相逼,他娘嘞,试问大明朝那个官员,那个将领是清白的,是两袖清风的?还说什么整顿九边?不就是贪图咱们

    边将们几世几代积攒下来的那点儿银钱跟土地吗?我呸,胡大人,决断吧,你不起兵谋反,下一个朝廷要诛杀的就是你,你不为自己的身家性命着想,也要想想自己的家眷,子嗣啊,到时候满门抄斩,他们可都要为奴为婢啊。”

    胡凡面色数变,他叹了口气道:“你去邓璋府上吧,他若是肯应承下来,本将自然也不在话下。”

    闻言,贺人龙大喜,他忙道:“好说好说,卑职这就前去游说!”

    ……

    杨鹤在孙承宗的命令下,统帅五万兵马将罗家山围了个水泄不通,按照孙承宗的战略,杨鹤围而不攻,只在山麓安营扎寨,修建坑道、布置拒马桩。贺人龙及其本部人马也在被征召之列,他的人马被安置在罗家山北麓。一个心腹问道:“大人,这要围到猴年马月啊?”

    贺人龙嗤笑道:“鬼知道上头是咋想的,拥数倍重兵,却只围而不攻,徒耗钱粮而已。”言谈之间,贺人龙对于孙承宗的战略嗤之以鼻。

    另一个心腹嚷道:“大人,我看不然。如此大兵压境,想来山上的乱兵定然人心惶惶,指不定会有多少人下山投降嘞。”

    贺人龙面色微变。

    罗家山下,杨鹤遵照孙承宗的命令,唤来一队神射手,命他们将劝降书射向山上,为了以防山上的乱兵不识字,杨鹤还临时组建了一队力士,他们一个个体魄强健,声如洪钟,列队山下,跟随着一二识字的文官幕僚,大声念叨着劝降书上的文字,对山上的乱兵进行心理攻势。这封劝降书,乃是出自孙承宗之手,通篇都是歌颂朝廷的仁义以及官兵人多势众,战力强悍。“尔等皆是大明百姓,世受皇恩,一时被歹人蒙蔽,落草为祸。朝廷体恤尔等生息不易,若能下山来归,必不追究。然贼人张飞豹者,人面兽心,罔顾皇恩,已犯下十恶不赦之罪,熟难赦免......”罗家山上,张飞豹看着手中的劝降表,心中大怒。

    久经阵战的他又怎能不清楚这封劝降书的威力?

    这罗家山上,其实只有一万多人,说是三万精兵,不过是唬骗官兵的话罢了。在这一万多人中,绝大部分都是张飞豹落草之后,从各地强拉来的壮丁或者是别处来投的匪盗,跟正规军比起来,他们的军心士气无疑极为脆弱。现在山下重兵围困,不日山中屯粮告罄,这批人定然要生变的,到时候自己这支队伍怕是要不战自溃。

    “他娘的,不能坐以待毙!”张飞豹唤来心腹说道:“你且去山下诈降,摸清楚山下的主将在何处,而后归来告我,我率精锐夜袭,擒贼擒王,一举破敌!”

    那个心腹闻言眼前一亮,嚷道:“朝廷大兵压境,料想我等龟缩在山上,必然没有防备,此刻夜袭,十拿九稳,老爷英明。”

    ……

    山下中军大帐,杨鹤见朱由检巡视归来,连忙起身相迎。此次率军讨逆,孙承宗并没有到罗家山亲临指挥,而是率领三万兵马屯驻在固原,只是让杨鹤率兵围山而已。不过朱由检倒是主动请缨,要到前线来长长见识。这令杨鹤大为敬服,他原以为像朱由检这种皇亲贵胄,都是些斗鸡走马的纨绔子弟,却没有想到朱由检非但勤学好问,礼贤下士,还有股子不怕吃苦的韧劲毅力。杨鹤这辈子没少跟老朱家的宗亲们打交道,可他认识的那帮皇亲国戚中,没一个成器的,不是酒色过度,就是志大才疏,要么干脆不识五谷,跟何不食肉糜的某某皇帝一般无二。但是自打见了朱由检之后,杨鹤对老朱家大为改观,认为朱由检的确是一块儿璞玉,假以时日,必为一代贤王。

    邀请朱由检坐下以后,杨鹤劝说道:“殿下,军旅之事甚苦,殿下身体娇贵,何须亲自巡营,若是累坏了身子,可如何得了?”

    朱由检喝了口凉茶,叹息道:“杨大人有所不知,我此次西行,身负皇上重托,不敢有丝毫怠慢。”顿了顿,他满腹惆怅的说道:“杨大人,你觉得皇兄是个怎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