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但蛮夷们定睛一看:好家伙,这些汉人一代又一代把最肥的地盘占完了,这么好的地都不要了?

    他的朝思暮想、高攀不起,却是被你渣过的一条腻鱼。

    那还等什么?赶紧脱裤子……

    爽了几年之后,占了此地的东夷也觉得阵阵索然无味,开始喜新厌旧的盯着辽东了。

    以高句丽为首,团结其他东夷,频频对此伸手,不止一次打算攻进幽州,但始终只能在辽东一带活动。

    他们很努力,甚至多次和曹操联络。

    但因这群人实在表现一般,所以曹操也没把希望放在他们身上过,原因归结为两个字:太菜。

    近来,涿郡一带激战,更是让这群人亢奋起来。

    幽州兵力向西集结,意味着他们可以大举进攻,吞下幽州东面。

    一时间,辽东、玄菟诸郡,压力极大。

    藏匿于涿郡的司马懿,也频频和这群人联系,说动他们进攻幽州,为自家策应。

    同时,他在极短的时间内,不但提议曹真守住了夏育的进攻,还发动一次反击,击破了耿武、赵浮等人。

    前些日子,曹真因受不了寒风染病在床,司马懿亲自率军出击,猛催刘和部,险些将刘和生擒。

    一时之间,风头无两,在涿郡之内获得了巨大人望。

    逃往涿郡的豪强和军头们都将其奉为希望,盼着他能带着自己杀出一条生路。

    他们都想去辽东那边了。

    听说那里很乱,但乱才适合他们这些人,才能让他们继续拥有特权。

    割下一块地盘当地主,再领着自己的徒附和军士去厮杀、抢地盘、抢钱粮、抢女人!

    而不是依附于新朝,失去手中的一切,沦为一个平头百姓。

    甚至,还要被论罪。

    “可惜,可惜幽州境内的乌桓被肃清的太过干净。”

    司马懿叹息不止。

    如果那些乌桓还在,此刻便是加以利用的最好时机。

    但周野这厮下手太狠,乌桓族人虽在,但乌桓这个概念已经消失了。

    要是还有哪个乌桓旧人敢蹦起来摇乌桓大旗,说要跟周野对着干。

    不用当地官府出手,其他乌桓人就能弄死他:

    安心活着不好么?

    惹出事来还要连累我们!

    这时,门口走进一人,态度恭敬:“东边传了话来。”

    “怎么说?”司马懿兴奋起来。

    “他们的军队进入了玄菟、辽东等地,还有一路人马深入辽东属国,包围了昌黎城。”

    “他让我们从西边出兵,截断辽东辽西之间的通道!”

    司马懿目光闪烁,随即连连点头:“下面那些人怎么说?”

    “周军大军就在背后,据说赵子龙已举兵往幽州来了,众人皆有畏惧之心,打算撤走。”

    这其中,以豪族主为多数。

    去了东边,不管事成与否,他们都能成为一个小号诸侯。

    东夷之地,弱肉强食,虽有王国之号,但权力并不集中。

    而迫于周氏压力,他们更不可能集中历练来剿灭这么一支背离故土的强大汉人。

    所以,这条路,是绝对走得通的!

    “不能再犹豫了,今夜便开始行动,迟则生变!”司马懿下定决心。

    “兄长!”

    一人裹带着北地的寒风,推门而入。

    “叔达,何事?”司马懿看向自己这个弟弟。

    “是要行动了?”司马孚问道。

    “不错,不能再拖了,机不可失。”司马懿点头。

    “只怕不行。”

    “怎么说!?”

    “曹子丹不想走。”司马孚叹了一口气:“公子曹昂的手书传了过来,冀州那边的人也都投降了,曹子丹不打算坚持。”

    “今天早上从府里传出消息,说他已在预备投降事宜,派人去与刘和夏育谈判了。”

    听到这里,司马懿脸色一沉。

    在旁的那人道:“他不走,我们走不就是了?”

    “愚蠢!”

    司马懿冷冷的扫了他一眼:“他不走,我们走得掉么?”

    没有了曹真手中的兵力,如何穿过数郡之地去辽东?

    要撤走,宗族部曲不能丢下,必要的车马钱粮也得带上。

    如此,必须让那些大族以精锐开道,再用强军断后,才能保障安全撤离。

    再则,曹真既然打算投降,自然是带去周氏的力量愈多愈好。

    他还刻意让司马懿等人跑了,担心投降之后周野不会向他问罪么?

    司马孚面色也不大好看,抬头问道:“兄长,我们该怎么做?”

    司马懿沉默许久,忽然道:“那便投降吧。”

    “什么!”司马孚大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