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三梯队是刘宁带领的1000名中军将士。

    第四梯队是雪晴和刘俊、刘宁、刘崇、刘礼的家眷以及500名伤残将士驱赶着1700匹战马。

    第五梯队是刘崇带领的1000名后军将士。

    众人依次驶出南城门,而后沿着山道,向南进发。

    按梯队行进,这也是冉鸣前世部队的一贯作风。

    在冉鸣的前世,凡是部队野外训练、抗洪抢险、抗震救灾等大项军事行动,作战部门都会按照建制或作战单元将各个单位混编部署成梯队,并任命梯队长,依次开进。

    如此,部队行动井然有序,不会乱了队形。

    训练有素、纪律严明、作风优良,这也是军队区别于老百姓的一大显着特征。

    午城(今山西省隰县午城镇),拓跋什翼犍的临时指挥所。

    “如今大宁堡怎么样?”拓跋什翼犍问道。

    一名将军模样的人回答道:“禀报大王,大宁堡内一切如旧,并没有发现异常。”

    拓跋什翼犍听后,高兴地点了点头,“这就好,今夜子时,挖河放水!”

    “是,大王!”

    刘俊猜得没错,拓跋什翼犍是个聪明之人,他并没有完全堵塞昕川(今昕水河),而是令将士堵塞了位于上游的隰川。

    这一日,秋风怒吼,阴云密布,拓跋什翼犍和他的女婿刘务桓二人走出房门,抬头望天。

    拓跋什翼犍道:“如果不出我的所料,明日必定会有一场大雨!”

    刘务桓看了看天色,也是点头说道:“此时已是七月中旬,秋雨很快就要来了!”

    拓跋什翼犍看向刘务桓,问道:“那你有何良策驱逐冉闵?”

    刘务桓听罢,心中一惊,突然一道灵光闪现:“岳丈的意思是……”

    拓跋什翼犍微微一笑,说道:

    “不错!如果我们现在截断昕水,待山洪爆发之时,再挖开河道,便可水淹了大宁堡!”

    刘务桓听罢,伸出大拇指,赞扬道:“岳丈好主意!如此我们不费一兵一卒,便可消灭了冉闵众部。

    不过……”

    “不过什么?”

    刘务桓俯身低首道:“若是一旦堵塞昕川,河水断流,驻扎在大宁堡内的冉闵必然会发现异常。”

    拓跋什翼犍见刘务桓说得有道理,于是问道:“那你的意思是什么?”

    刘务桓答道:“隰川与蒲峪川两条河流在午城相汇合,共同形成了昕川。但是蒲峪川的河水较大,而隰川的河水较小。

    如果我们仅截断隰川,昕水河的流量会变小一些,但并不明显。如此城内的冉闵便不会发现异常。

    隰川虽然平时水流不大,但两岸山势陡峭。在雨季之时,特别容易形成山洪,洪水反而比蒲峪川更加凶猛。

    所以,当雨季来临,隰川河水涨到一定高度之时,我们便挖开河道,如此便可一举水淹了大宁堡。”

    拓跋什翼犍双手拍掌,“好!好!好!便依你之计!”

    当日,拓跋什翼犍便派出数千名将士,先是从山中采来无数的巨石扔入河中,在河道中竖起一座石墙。

    而后再砍来树木,堵于石墙之前,最后又从四处的农村之中找来麦草,和于泥巴,塞于石墙树木之中。

    一座大型的堤坝就此诞生,隰川河水被拦腰截断。

    就在冉闵等人出逃的当夜,拓跋什翼犍令人打开堤坝,放水淹城。

    洪水如猛兽般沿着河道奔腾前进,很快便倒灌入城,大宁堡城瞬间变为了一片泽国。

    冉闵等人真是福大命大,就差一点点,众人将会被水淹三军。

    可是谁又能想到,万事皆有利有弊,拓跋什翼犍水淹大宁堡,却无意之中救了冉闵一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