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号外号外,我军海外大捷,俄人投降!俄人投降!”

    “哎,给我来份报纸……”

    “来份报纸……”

    1个青年手握着报纸从人群中挤了出来,嘘了1口气,找到1处僻静地方,刚刚展开来,就听见身后有人喊了自己1声。

    “豫才,豫才,这里。”

    周树人抬起头张望了1番,才看见茶楼2楼有人朝自己招手。

    “笱玉?”

    1个略有些陌生的脸映入眼帘,正是自己的预科同学沈觐宸。两人上了大学之后虽然常有书信往来,但见面还是少了些。

    走上2楼,周树人发现沈觐宸身边还坐着1个人,看样子是学生。

    “好久不见。”寒暄作揖之后,沈觐宸又连忙介绍起身边的人,“豫才,给你介绍1下,这是我师弟,冯如,冯鼎3。”

    “原来是笱玉你的师弟,幸会幸会!”周树人听到这个名字,总觉得有点熟悉,刚准备坐下,将手上的报纸放到1边。

    哦,对啊,报纸,想起来了。

    周树人突然间想起来上个月看到的那片报道——飞机!

    “鼎3兄,莫不是前些时间报纸上报道的那个什么……”周树人1拍脑门,“飞行员,对吧?”

    对于飞机行业,左念微并没有急着去推进,而是先专注发展国内的内燃机制造,为飞机打好基础。

    1897年,在左念微的指示下,东南在德国进口了3辆汽车,两年后,上海轮机制造厂开始仿造汽油机,柴油机也被引入本国。

    1901年,由金陵机器局和江南制造总局改组建立的国立东南重工集团制造出第1辆国产汽车,汽油机在这个时候也进入到了1些机械爱好者的眼中。

    1902年,受左念微启发,正在研究飞行器的沈觐宸意外结识了在上海工读的冯如,两人便开始1起研究飞行器和内燃机。

    1902年9月,两人在左念微几年前随手画的1张草图的基础上,使用自造的1台15马力汽油机制造出1台双翼飞机——青云3号,并由冯如驾驶,实现了1段飞行高度17米,滞空8分钟的可控飞行。

    随后,两人创立了玄鸟飞机公司,并且开始了新1轮的研究。

    沈觐宸家境优渥,作为沈葆桢嫡曾孙,又有左念微为这1事业背书,进步自然也是神速。

    出于种种考虑,冯、沈两人很快将水上飞机作为主要研发目标,并且开始制造更大更快的可用于军事的飞机。

    1904年10月,两人制造了1台70马力的水上飞机——秋水7号,可以在800米的高空以92公里/小时的速度飞行1个多小时,随后两人进行了试飞,跨越了长江江面,自上海航抵南通,该段航程13.8公里,又在南通上空盘旋了半个多小时。

    “你们这可真的是太厉害了,早就听笱玉提到过飞机,能上天的东西,真的难以想象啊,只可惜如今俗务缠身,无缘得见。”周树人感慨了1句。

    接着,沈觐宸哈哈1笑:“豫才,谁说没机会?下周可有1场大表演,你1定要来看啊。”

    “嗯?说来听听?”

    “年初的海战知道吧?”沈觐宸指了指周树人手上的报纸,“我国海军全歼俄国太平洋舰队,战胜之后1直在长崎修整,前几天报纸已经报道过了,大舰队即将归国,这周末或者下周就会回到上海,我们届时便要为众将士的凯旋仪式进行飞行表演,具体的消息过两天就要放出来了。”

    “原来如此,那我可得寻1处好位置。”

    3人闲聊的时间并不太长,很快便分开了,回到工作室的沈觐宸和冯如又投入了飞机的检查和飞行准备。

    这次飞行对于沈觐宸和冯如来说十分重要,如果能有军方的支持,玄鸟公司的青云飞机和秋水水上飞机真的可以“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