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那陛下打算让鸿胪寺怎么做呢?”杨善也不在意自己对倭国的局势理解不足,直接出声问道。

    反正朱祁钰也不知道从哪里得到的消息,总之他知道的事情要远比自己多得多,所以杨善提出问题来也毫不在意。

    朱祁钰笑着回答道:“此事杨爱卿还没有想到么?既然倭国的天皇并无实权,底下的幕府将军又威望不够,那我大明就是偏向倭国天皇的一枚重要砝码。”

    “朝廷会派出使臣出使倭国,直接去京都面见倭国天皇,然后表明大明会支持他收回权力,并且派兵保护他的安全,如此大的支持,找他要一座岛和一个矿山,想必倭国天皇也不会拒绝吧!”

    不少人瞬间便想明白了这里面的弯弯绕,不由得感叹,出使倭国这个差事不好干啊。

    倭国天皇和幕府将军有矛盾,而幕府将军又和手底下的大名有矛盾,大明派人过去见倭国天皇,旗帜鲜明地表明要支持他,同时派人保护他,那么倭国天皇解决掉自身安全之后,必定会和幕府将军产生冲突,争权夺利,而倭国天皇想要争权夺利,最好的办法就是背靠着大明,想办法去收买幕府将军手底下的大名,让尽可能多的大名站到自己一边来,有了这些大名的支持,倭国天皇就可以名正言顺地从幕府将军手中受权,至少先将幕府将军截留下来的税收直接拿到自己手里,只要手里有了钱,剩下的事情就好办多了。

    而在这件事情里,大明只需要付出一支人马来保护倭国天皇,同时给出个名声就可以了,至于如何挑动倭国内乱,寻找和说服地方大名来支持天皇,相信倭国天皇自己就可以搞定,毕竟大明的实力摆在这里,宗主国的名头摆在这里,到时候肯定会有和幕府将军敌对的大名来主动站到天皇这一边的。

    当然,这里面还有许多细节要做,不过风险和难度并不大,只要做成了,那就是一人灭一国的存在,青史留名是肯定的,等杨善到了年龄退下去之后,此人更是鸿胪寺卿的热门人选,毕竟以一张嘴挑动藩国内乱,为朝廷争取到每年两千万两的好处,这样的功劳谁能比得了,甚至直入政务院都不是什么大问题了吧。

    那么,现在所有人全都关注的问题就是,派谁去?

    “陛下,此事事关重大,还是派臣过去吧。”杨善第一个站出来说道。

    他自认为是最适合的那一个。

    首先,自己是鸿胪寺卿,又是皇帝比较看重的人,不管是从身份还是能力上,都足以胜任这个任务。

    其次,鸿胪寺里面眼下也没有比自己更适合的人选了,鸿胪寺少卿胡恭能力不足,其他人的身份不够。

    所以,不派自己过去派谁过去。

    至于鸿胪寺的大权,杨善看得很清楚,只要自己拿到了这个任务,并圆满完成,下一步肯定就是进入政务院,到了政务院里面,鸿胪寺卿的位置一样要卸任,而且很有可能还是在自己的督管之下,有了这个计算,自己还有什么好犹豫的。

    不过朱祁钰却是摇摇头,道:“不行,你是鸿胪寺卿,朝廷外务还要靠你支撑,哪有派你出使的道理。”

    杨善还要再争取一下,却听朱祁钰继续说道:“而且你还不够腹黑,并且年龄有些大了,朕这次希望用一些年轻人,过去好好锻炼一下,给朝廷准备一些外务上的人才,所以杨爱卿你就在京师待着吧。”

    这次用年轻人?

    朱祁钰此话一出,几乎所有想去的人全都闭上了嘴巴,他们能做到朝廷的六部尚书,甚至政务院诸理,哪一个不是一把年纪了,和年轻人可沾不上什么边,所以这次出使的机会,他们是不能妄想了。

    王直出声问道:“陛下,派年轻人过去,是否会失败?毕竟年轻人在谋划上面还是要差上一些的,这次是挑动倭国内乱,臣担心年轻人无法胜任。”

    他这话是真心的,毕竟他身为政务院首理,是无论如何都不可能被朱祁钰派出去干这件事儿的,所以他问出来,没人会怀疑他有什么其他目的。

    朱祁钰摇摇头,说道:“这无所谓,成功也好,失败也罢,最终朝廷不会有什么太大的损失,最多就是损失一支兵马而已,外加上几个年轻人,影响不到朝局的。”

    “那陛下可是有了瞩目的人选?”金濂更关心此事的成败,立刻问道。

    朱祁钰仍旧看着王直,说道:“王首理,你认为你手下的那个刘吉怎么样?”